□马建平刘江鲍兰兰
普惠金融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发展对支持小微企业、“三农”发展和实现革命老区共同富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尽职免责机制作为普惠金融政策落地的关键保障,直接影响基层信贷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延安金融监管分局对当前普惠金融尽职免责机制落实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并从监管优化、技术赋能、生态构建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为打通政策“最后一公里”提供解决方案,助力普惠金融实现“敢贷、愿贷、能贷”的良性循环。
尽职免责机制与普惠金融推进密不可分
2013年,《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发布,首次提出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制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从业人员尽职免责办法,标志着尽职免责理念进入普惠金融监管体系。2016年,《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小微企业授信尽职免责工作的通知》发布,首次系统构建了小微企业授信尽职免责工作的制度框架,确立了“鼓励担当、尽职免责、失职追责”的基本原则,有效缓解了基层信贷人员的后顾之忧,推动了普惠信贷的快速发展。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要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2024年8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普惠信贷尽职免责工作的通知》,实现了尽职免责制度的重大升级和创新突破。新规将尽职免责机制实施的对象范围拓展到整个普惠信贷领域,明确提出七类应免责情形、四类可减责免责情形和七类不得免责情形,为责任认定提供了清晰标尺,为破解“惧贷”“慎贷”难题提供了制度保障。
普惠金融发展具体实践
近年来,延安银行业始终全力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普惠金融服务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2024年12月末,全市银行业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28.05亿元,较年初增长22.04%,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0.51个百分点;贷款户数53055户,较年初增加6157户;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4.52%,较年初下降0.38个百分点。全市普惠型涉农贷款256.55亿元,较年初增长14.33%,高于各项贷款增速3.99个百分点,当年累放12.55万户、229.62亿元,完成计划增量的141.34%。
在落实普惠金融尽职免责机制方面,各银行业机构均建立了普惠金融考核制度,明确奖惩机制,调动各经营机构的积极性,也出现了一些尽职免责的典型案例和良好做法,例如某城商行涉某农业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形成不良,经查,该业务严格受托支付,贸易业务背景真实,贷前调查合规,贷款出险非因经办人员主观原因造成,最终认定为尽职免责。
但是,调查也发现,尽职免责机制落实方面还存在一些堵点难点问题。例如,认定标准模糊与取证困难、执行流程繁琐与申诉不畅、大量业务与有限管理资源存在矛盾、配套措施不足与协同不够等。
从调研情况看,当前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覆盖不足,普惠信贷风险主要由银行承担,风险分散渠道的不足,使得银行在实施尽职免责时面临更大的财务压力,难以大幅提高不良容忍度。同时,大多数中小银行尚未建立智能化的尽职行为记录和分析系统,信贷流程关键节点的履职情况缺乏实时、客观、全面的电子留痕。当出现风险需要免责认定时,主要依靠人工调阅纸质档案和主观回忆,证据链条不完整、不连贯,导致尽职事实难以完全还原。
对策建议与优化路径
一是制度细化与标准量化。银行业机构可探索制定普惠信贷各环节尽职行为清单,明确贷前调查、审查审批、贷后管理等环节的最低尽职要求。例如,对于缺乏正规财务报表的小微企业,可将“三品三表”调查法纳入尽职标准,认可水电费缴纳记录、进货单据等替代性信息作为调查证据。同时,各银行也可结合自身业务类型、客户特征等因素,设置区别化的免责条件。例如,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普惠信贷业务,可适当放宽不良容忍度和免责标准;对线上化程度高的数字普惠产品,可简化尽职证明材料要求。此外,行业协会可牵头制定“轻微过失”“重大过错”等关键概念的量化标准,如将“少量欠息”明确界定为未付利息不超过贷款本金的一定比例。同时,建立尽职评分体系,对各项尽职行为赋予不同权重,设定免责分数线,减少责任认定过程中的随意性。
二是流程优化与申诉保障。各银行业机构应尽量压缩免责认定链条,减少尽职免责审批环节;对金额较小、情况简单的业务推行“批量免责”机制。如辖内某机构通过户外广告、短信通知、手机应用程序等形式开展政策宣传,提高了信贷政策透明度,为流程优化奠定了基础。建议进一步运用科技金融手段,尝试发展线上免责申请系统,实现材料电子化提交、流程可视化追踪。
同时,建立容错纠错文化对尽职免责长效实施至关重要。银行机构应改变“零风险”导向,将“合规尽职但出现风险”与“违规失职”区别对待,培育“鼓励担当、宽容失败”的组织文化。监管部门也应加强督促指导,有效传导容错理念。
三是科技赋能与生态构建。通过科技赋能尽职管理,有效提高认定效率。可探索开发智能尽职助手,自动记录客户经理的现场调查轨迹、访谈录音、资料调取等行为,形成完整的电子证据链。建议地方政府有序扩大政策性融资担保覆盖面,设立普惠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对不良损失给予一定补偿,以降低银行的独立风险敞口,为银行实施尽职免责创造条件。
同时,财税部门可探索对普惠信贷占比高的银行给予一定的所得税减免;监管部门可提高普惠贷款不良容忍度,对尽职免责落实好的机构在监管评级中予以加分,形成全方位激励体系。
四是监管协同与能力建设。监管部门可探索建立尽职免责落实情况的定期评估机制,通过将评估结果纳入监管评级等措施,提高机构落实政策的积极性;加强与发展改革、财税、工信等部门的协调,推动尽职免责与风险补偿、税收优惠等政策协同发力。银行业协会可以引入普惠信贷专业课程体系,开展客户经理资格认证;银行机构应加大培训投入,确保信贷人员每年受训。此外,也可探索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政策效果进行独立评价,及时纠偏纠正,激发基层执行动力。
(作者单位:延安金融监管分局)
天天盈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